腹有诗书气自华正规配资官网
最是书香能致远
Donated book
近日,兰陵褚氏族人向我馆捐赠《兰陵褚氏家乘》,地方文献馆藏室再添新成员。
兰陵褚氏家族理事会简介
兰陵褚氏家族理事会成立于2006年5月28日。
褚氏祠堂简介
褚氏家祠创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原家祠占地十余亩,祠堂殿舍共19间。“文革”被毁后仅存五间后殿。2007年,兰陵褚氏家族筹资370余万元,按原建筑风格、规模,重修了后殿、飨堂、大门等,恢复了神龛、灵牌、香案、匾额、楹联和碑碣,并多方征集历史文物,增添革命史料,使家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的祠堂占地5000多平米,建筑面积达860平米。祠堂座北朝南,依山临水,两进三开间及东西厢房。有正门和大殿,两侧还分布着享堂和碑廊。家祠设计壮观、古朴典雅、庄重肃穆,十分宏伟大气,堪称近代鲁南苏北地区姓氏家祠建筑之精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004年被山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剩余65%作品简介
《褚氏族谱》
《兰陵褚氏家乘》
自明清以来,峄县兰陵褚姓一直是鲁南望族,人才辈出,享誉久远。其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褚大(音代dai)。他自幼好学,文武兼备,曾受业于汉代大儒董仲舒,深精《公羊春秋》和经史兵学,曾任梁国国相。
兰陵褚氏,自汉梁相褚大始祖2000多年来,血脉相承,踔厉赓续,繁衍生息,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英杰显达。不乏将相大儒,皇亲国戚,文韬武略,栋梁之材。像汉梁相褚大、史学家褚少孙、监察御史褚德培等文武百官,彪炳 史册,万古流芳。功德厅,主要辑录了兰陵褚氏古代、近现代部分功勋卓著的名人轶事和革命烈士。
传承先祖基因,践行褚氏家训,弘扬褚氏家风,奋楫笃行,人才辈出,享誉久远,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精忠报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忠烈和革命英模。像全国著名抗日英烈褚雅青、甲级战斗英雄褚福才、空军中将褚福田等,举不枚举,彰显名门望族。
兰陵褚氏曾七修族谱。初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丙申秋季,由褚光镆倡修,并作序。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重修,道光九年(1829年)续修。四修族谱于同治九年(1870年),五修于民国四年(1915年),六修于1990年,七修于2009年。
自兰陵褚氏十一世起,班辈排序如下:
化德光懋 廷文成明
慎修敬思 庆衍福宏
昭为宪守 继世敦行
珍念正训 传毓其荣
六修族谱时又议续十六字:
立存忠孝 大恩泽恒
邦泰宗兴 裕厚祥同
七修族谱时又议续十六字:
志建业振 秀超俊冠
英良尚善 永安繁盛
兰陵褚氏即制定了严格的族训、族规,用以约束族人,激励上进,以期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永葆族望之青春。
图书馆凭借其专业的文献保存技术,承担着对地方文献资源保护、典藏和揭示的社会职能。修志存史,资政育人,向图书馆捐赠地方文献是一种互利共赢之举。这一举措,既为地方文献找到了一个安全永久的居住地,同时也充实了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方便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查询利用。滕州市图书馆期待并欢迎存有或正在编修图书的各界人士对我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继续给予支持。
(滕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藏室)
🔍正规配资官网
发布于:北京市信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